<
新辣文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皇兄何故造反? > 皇兄何故造反? 第210节
    三万引盐,已经占到一个盐场整年三分之一的产量了。

    茶引也差不多,大明如今茶的产量,大约是在每年一千五百万斤左右,一万茶引,也不是小数目了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价值来计算,一引盐缴纳税银三两,给予灶户等成本三两,卖出价为六两六钱。

    至于茶引的价值,比诸盐引要更加昂贵,

    那么两万盐引加上一万茶引,可是动辄二三十万两银子的巨款。

    沈尚书本以为,天子开个皇店,弄个几千引盐茶,闹腾个几万两银子就算了,没想到天子竟然弄得这么大。

    就算是金口玉言,也不至于红口白牙上下嘴唇一碰,就从户部弄走二三十万两吧?

    当下,沈尚书再也忍不住了,起身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非小数目,两万盐引,上万茶引,每年获利可有十数万两,此皆朝廷税赋也。”

    “所谓四海之内皆为王土,陛下何必要与子民争利?”

    “况如今国库空虚,各处都需用银,盐茶两项岁入,虽不及田赋,亦不远矣,望陛下以社稷为重,三思再行。”

    眼瞧着沈翼终于是坐不住了,朱祁钰却还淡定的很,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沈卿如此,无非是担心,盐引和茶引到了宦官的手里,会有损国家岁入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朕可以给沈卿下一道保证,这三万盐引,一万茶引,若是交到皇店当中,却致使国库税收有损,那么沈卿随时可以拿了朕的皇店过去抵债,如何?”

    沈尚书一阵无语,心中忍不住腹诽。

    您说的可真轻巧。

    说什么拿皇店抵债,那可是陛下您的产业,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去拿?

    再说了,就算是他敢去拿,朝廷丢得起这个人吗?

    不过,看着一脸认真,信心满满的天子,沈翼也略略冷静下来。

    天子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至少说明,没有打算赖掉原本应该上缴到国库的税银。

    有这一条打底,沈尚书也算是能够放心了一点。

    不过,沉吟片刻,他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,起身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恕臣冒犯,即便有您金口玉言,臣还是不能答应此事。”

    第252章 沈翼的理由

    沈尚书是个聪明人,所以他基本不怎么会跟天子对着干,最多就是发几句牢骚。

    但是即便是抱怨,也是在变相的跟天子展示自己的功劳。

    然而这一次,沈尚书是真的觉得,自己不能答应天子的要求。

    “陛下容禀,臣并非不信陛下,只是盐引,茶引皆是国家命脉之一,今日若发于皇店,则日后朝中勋戚,大臣,宗室,必蜂拥而至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圣明睿智,自能约束内宦,如期缴纳赋税,但是此例一开,典制势必废弛,盐法乱坏之下,必会使得朝廷动荡。”

    “况我朝盐法,实行开中法,商贾运粮至边,以换盐引,以民间之力维持边境粮草日常用度,大大节省了朝廷靡费。”

    “盐法若乱,则边境开支势必增加,此乃涉及国计民生之大事,臣当防微杜渐,不敢擅自答应陛下。”

    沈尚书说话还是比较委婉的,算是给足了天子的面子,没说皇店会影响盐税,只说其他的大臣会效仿。

    言外之意,陛下您管得了内宦,但是却不一定能管得了利欲熏心的勋戚,宗室之家。

    应该说,沈翼的确不愧是执掌户部的大司徒,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这其中的风险所在。

    大明的盐引制度和开中法密切相关。

    所谓开中法,即是商人获取盐引的方法。

    民间商户想要获得盐引,就需要将粮食运送到边境的粮仓。

    根据运送的粮食数量不等,可以向朝廷换取盐引,再用盐引去对应的盐场支盐,以此获利。

    开中法的实施,就如沈翼所说,是通过民间的力量,减少朝廷对于边境军费的支出。

    事实上,大明后期之所以在军费上每年要耗费大量的银两,就是因为开中法的废除。

    没有了开中法的支撑,边境的军队,就只能完全依靠朝廷输血而生,每年自然要耗费大量的军费。

    然而,开中法之所以能够起到作用,最核心的基本要求,就是朝廷对于盐引的严格控制。

    商人逐利,永远会使用最小的成本,获取最大的利润。

    他们之所以愿意运粮到边境,是因为除此之外,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获得盐引。

    没有盐引,那么贩盐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,就成了杀头的买卖。

    沈翼的意思很明白。

    这两万盐引本身不算什么划掉,虽然算是一笔能让沈尚书心疼的抽抽的银两,但是还不至于让他跟天子硬顶着来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口子一旦放开。

    那么勋戚,宗室,甚至是朝廷的其他大臣,也会有样学样,不通过开中法,而是走天子的门路获取盐引。

    天子就算是能够扛得住一时,但是不可能一直扛着。

    毕竟,只要有利可图,那么底下的人想要找正当的理由,可是容易的很。

    譬如说,朝廷最近在实行胡椒苏木折俸,既然胡椒苏木能够抵俸禄,那么盐引,茶引是不是也可以呢?

    沈尚书不用过脑子就知道,肯定会有御史如此上本的。

    一旦被这些人正当合理的拿到盐引,盐税受到影响还在其次,最重要的是开中法会被破坏,这将直接影响到边境的安定。

    最好的办法,就是死死守住开中法,半点口子都不开。

    沈尚书真诚的望着天子,很希望这位祖宗,别再给他闹什么幺蛾子了。

    安安生生的待两年,休养生息的不好吗?

    朱祁钰手指轻轻敲了敲桌案,眉头也是微微皱起。

    他跟沈翼讨要盐引和茶引,并非是为了区区利润那么简单,自是有他的考量。

    但是不得不说,沈翼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朱祁钰有之后的眼光,自然清楚,滥发盐引的危害之处。

    成化初年,户部尚书叶淇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,废除了开中法,让民间商户从需要运粮到边境,变成了直接向户部缴纳钱粮即可获取盐引。

    这个举动,让当时的国库迅速丰沛起来,但是却为盐法乱坏埋下了祸根,同时也加速了边境的糜烂。

    因为没有了开中法的支撑,盐引的发放变得灵活起来,时常被当做赏赐,甚至是大臣的俸禄,被皇帝和户部拿来用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,盐引的大规模超额发放。

    朝廷每年产盐是有极限的,盐引的数量,本该和产盐数量相对应。

    但是因为开中法被废除,盐引被超额滥发,如此一来,就会形成积压。

    积压之后,就会导致盐商破产。

    这是个很容易想明白的道理,如果宗室,勋戚,大臣和普通的商人手里都有盐引。

    那么肯定是前三者先能支到盐,至于普通的盐商则只能排队,一等三五年拿不到盐都是常事。

    这就会引发两个严重的后果。

    民间商人支不到盐,自然就不愿意再向朝廷输粮换取盐引,朝廷的盐税自然会大受影响。

    商人通过盐引获取食盐的正规渠道被完全堵死,私盐的泛滥,也就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叶淇对盐法的改革,虽然说在成化朝取得了一时的结果,使国库丰裕,但是却导致了盐引滥发,私盐泛滥,牺牲的是长久的利益。

    更不要提,开中法被废除后,边境失去了一条重要的粮草供应途径。

    开中法实施的时候,边境和内地的往来是极为频繁的。

    尽管朝廷一再禁止盐引的买卖,但是商人们为了获取盐引,还是逐渐分化为边商和内商。

    边商长期驻扎在边境,大量开垦农田,种植粮食,形成商屯。

    待收获之后,他们便送到当地的粮仓,换取盐引,然后用盐引和内商进行交易,换取其他物资,再把这些物资贩卖给当地的百姓。

    这就使得边境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交易体系。

    但是开中法被废之后,内商不再愿意往边境去,边境的商人逐渐内迁,商屯废弛,边境经济萧条,需要完全依靠朝廷输血才能维持。

    因此,开中法是必须要维持的。

    这一点,朱祁钰自己也是认可的,沉吟片刻,他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沈卿放心,你所顾虑的,朕自然明白,开中法是盐法基石,也是边境安稳的根本。”

    “朕也从未将盐引,茶引天子私有,肆意滥发的想法,否则的话,朕也不会在此跟沈卿商议此事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盐引的滥发,就是从成化朝才开始的,在此之前,想要获取盐引,只有通过开中法这一条路。

    理论上来说,朱祁钰是可以向自己的某个大侄子一样,直接将盐引当做赏赐,赏给皇店的。

    但是他没有,就是因为,他清楚这么做对于盐法的危害。

    他今天肯坐下来跟沈翼打商量,而不是直接下旨,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。

    沈尚书心中定了定,咬了咬牙,继续道。

    “臣谢陛下体恤,臣知如今年节将至,大批宗室进京,宫中仪典宴席甚繁,靡费甚多,若陛下不弃,臣请将外臣之宴,交由鸿胪寺负责。”

    第253章 沈尚书兴奋了起来

    说这话的时候,沈尚书眼角都在抽动。

    要知道,凡是皇家的一应宴席,不管是宴请命妇还是外臣宗室,按例都是由内廷负责,花的是内承运库的银子。

    但是鸿胪寺的花用,可是户部来拨银的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