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索额图站出来支持立新后,一直劝说康熙立新后的人,惊讶不已,觉得不可思议。索额图脑袋被撞了不成,不阻止立后,反而还赞成他们?

    这是要抛弃太子了?疯了吧!

    难道有什么阴谋?

    一直对立后之争,作壁上观的汉人官员,看到索额图的做法,不由思考他的深意来。不过也没多想,反正立后的事不关他们事,轮不到他们得好处。

    宫中有汉人做贵妃,他们已经很满足了,至于更进一步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

    不可能的事,他们何必蹚浑水,图惹一身骚,没见着皇上不想立后吗,没好处的事,他们还跟着满臣对抗皇上,脑袋坏掉了!

    他们还是继续看热闹吧。

    索额图说完了后,很多人都站出来拥护。

    康熙大致扫了一眼下面的官员,发现新冒出来支持选立新后的,都是依附赫舍里氏势力的官员。

    索额图可真是不消停,不是想往军队塞人,就是想拉拢文人,现在选立新后又要来插一脚。

    康熙一想,便知道他这么做的缘由。他也不打算提醒索额图,随他多想去。

    之前支持选立新后的人,一直是上折子,康熙都驳了回去,或者不予理会。

    之后,朝堂上有了一些人直接进言劝谏,但人不是很多,康熙依旧驳回了。

    现在被索额图这么一搅合,想要康熙立新后的人就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康熙觉得时机快成熟了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索额图会装模作样多久。

    不过,他可以借此去皇玛嬷那里一趟,拿回凤印。

    康熙平缓地开口道:“三藩正是关键时刻,此事容后再议罢!”

    说完康熙就走了,梁九功宣布了退朝便走了。

    主角走了,朝臣们也散了,走的时候,众大臣看向索额图的目光,有几分怪怪的。

    索额图无视他们的目光,去了值房。

    次日,索额图依旧联合大臣在早朝上奏支持立新后。

    康熙依旧搪塞了过去。

    不过,下朝后,去了太皇太后那里一趟,把凤印拿到了手里。

    册立皇后需要在太和殿交给皇后凤印,太皇太后以为他顶不住朝臣的压力,打算立新后,也不多问,爽快地给了。

    其他人和索额图连续几日上奏,康熙终于松了口:“如众爱卿所说,后宫确实不能没有统领的人。想必诸位心中皆有想举荐的人,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进言的大臣闻言,大喜过望,纷纷说起了自己所看好的人选。

    康熙被他们吵得烦不胜烦:“上折子,仔细说来。”

    而后下了朝。
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大臣们的举荐折子如雪花般的飞到了康熙的案头。

    推荐人数最多的是舒穆禄氏,其次是哈达那拉氏,乌喇那拉氏,伊尔根觉罗氏,富察氏……

    康熙看完这些大差不差的名单,上朝时,笑着问道:“朕看了众爱卿的折子,竟没人提及朕宫里的妃嫔,难道众爱卿认为朕的宫里没有好女子?”

    众大臣连称不敢。

    而后有人上折推荐后宫的妃嫔,不过就两人,一个是钮祜禄庶妃,一个是宣贵人。

    七嫔之首,多次随努尔哈赤征战四方的额驸李永芳的孙女安嫔,也无一人提及。

    陆微一介民籍汉女,自然更没有人推荐了,即使已经是目前后宫唯一的贵妃。

    康熙看了,过了两日上朝时,说:“朕想着选立皇后礼节繁琐,花费巨大,现在正是三藩关键时刻,军费没定数,先封一位皇贵妃。众爱卿重新上折提议皇贵妃人选罢。”

    众大臣听了,惊愣不已。想要劝谏,可惜康熙已经走远。

    各位推荐同一皇后人选的大臣不由聚一起说起话来,嘀嘀咕咕一阵。

    索额图听着先封皇贵妃,他很是支持。

    依先皇时期的教训,当今的后宫肯定不会既出现皇后又出现皇贵妃的。

    皇贵妃没犯大错也不会被降位,所以现在的皇贵妃就是以后板上钉钉的皇后。

    他们赫舍里氏出的原配皇后是从大清门迎接进宫的,第三位皇后也享受同样的待遇,他有些不爽。

    现在先封皇贵妃,在册立为皇后很符合他的心意。

    “先封皇贵妃也好,毕竟前方战事吃紧,宫里有皇贵妃统领也尽够了,平战争才是关键。皇贵妃形同副后,将来肯定会册封为皇后的。”索额图听着众人该如何让皇上收回成命的计策,不由话里有话道。

    因为索额图支持舒穆禄氏,舒穆禄氏一派的人也聚在了一起。他们本来不赞成索额图的说的,听到最后一句,也明了他话中的深意。

    当下决定首先支持皇上,走在那些还想立新后的人前面,上折子。

    次日上朝,在其他人还在反对康熙只封皇贵妃时,推荐舒穆禄氏这一派的人,没说一句话。

    其他人隐隐觉得不对,直到康熙说已经有人推荐皇贵妃人选,他会在在其中挑选,他们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顾不得咒骂他们奸佞,还在反抗的人立马改了口风,推荐皇贵妃人选来,纷纷称下朝就会上折详述举荐缘由。

    皇上都说要从折子里提及的人挑选了,由不得他们再反抗了。

    散了朝,分属各派的众人都去写折子。

    去值房的路上,有人见了内阁学士陈廷敬,工部尚书吴正治两人,不由玩笑道:“立新后你们汉官都不参与,现在只封皇贵妃,你们也不上折提提瑞贵妃吗?”